壓力容器檢驗:內外部檢驗:
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這種檢驗必須在停車和容器內部清洗干凈后才能進行。檢驗的主要內容除包括外部檢查的全部內容外,還要檢驗內外表面的腐蝕磨損現象;
用肉眼和放大鏡對所有焊縫、封頭過渡區及其他應力集中部位檢查有無裂紋,必要時采用超聲波或射線探傷檢查焊縫內部質量;測量壁厚。
若測得壁厚小于容器小壁厚時,應重新進行強度校核,提出使用或修理措施;對可能引起金屬材料的金相組織變化的容器,必要時應進行金相檢驗;高壓、超高壓容器的主要螺栓應利用磁粉或著色進行有無裂紋的檢查等。
通過內外部檢驗,對檢驗出的缺陷要分析原因并提出處理意見。修理后要進行復驗。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周期為每三年一次,但對強烈腐蝕性介質、介質的容器檢驗周期應予縮短。運行中發現有嚴重缺陷的容器和焊接質量差、材質對介質抗腐蝕能力不明的容器也均應縮短檢驗周期。
壓力容器的整體鍛造式筒體的材料金相組織致密,強度高,因而質量較好,特別適合于焊接性能較 差的高強度鋼所制造的超高壓容器。但制造時需要非常大的冶煉、鍛壓和機加工設備,材料 消耗量大,鋼材利用率低 (僅為26%~29%),機械加工量大,故一般只用于內徑?300~ 800mm、長度不超過12m 的小型超高壓容器,如聚乙烯反應釜、人造水晶釜等。② 組合式筒體 筒體的器壁在厚度方向是由兩層或兩層以上互不連續的材料構成。組合式 筒體按結構和制造方式又可分為多層式和纏繞式兩大類。